阿里苏宁创业项目有哪些-苏宁阿里合作重大举措
- 加盟资讯
- 2023-04-09
- 36
阿里巴巴现在有哪些业务?
阿里巴巴旗下产业如下。
阿里巴巴集团本家产业: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阿里妈妈、口碑网、阿里云、中国雅虎、一淘网、淘宝商城、中国万网,聚划算、云峰基金、蚂蚁金服。
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产业:UC浏览器、菜鸟物流、一达通、高德地图、恒生电子、虾米音乐、优酷土豆。
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产业:
(1)电商行业:苏宁(第二大股东)、饿了么(第一大股东)、LBE安全大师、、宝尊电商(第一大股东)、汇通物流、美团网、墨迹天气、拍拍贷、穷游网。
(2)传媒行业:第一财经传媒(第二大股东)、虎嗅网、华数传媒、华谊兄弟(第三大股东)、天天动听、文化中国(现在的阿里影业)、新浪微博、大麦网。
(3)金融行业:众安保险、浙商网上银行、天弘基金。
电子商务有哪些创业的项目?
电子商务创业的项目有:
1、社交电商
微商等社交电商社交电商将成为未来零售的重要通道,社交电商所带来的巨大流量也将转变为电商的销量,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享受购物带来的乐趣,社交电商将成为未来电商发展的新方向。
网站开发,网页设计,网络营,微商,开淘宝或者京东网店,还有就是做代购,这些都是电子商务方面的创业项目。随着国内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渐趋流行,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增长,各种类型的电商网站也将层出不穷。
2、传统电商
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已经发展了十数年,并成功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据统计,目前全国电商用户已超过3.5亿,但事实上目前网购人数已出现“不真实增长”——数据、微信、微博等数据上在增涨,但线上实物电商平台用户已经停滞。
具体表现为年轻人不再热衷于网购,1988年前出生的用户成为了网购的主力军,在消费者流失的背后,传统电商的痛点渐渐浮出水面。
3、精品电商
作为“精品电商”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网易严选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它选择的路径较为稳健。专注设计师+严选一线品牌制造商,采购、品控、物流、销售、售后均为自营。诚然自营模式在发展速度上慢于平台模式。但随着对供应链把控愈深,对商品的自主权也将越大,产品质量将得到有效保障。
4、农村自主电商
利用特色农产品并通过直供模式,将农产品直接销往全国。如果自身拥有一些特色农产品资源,那么便可以对接上游,因为农民不懂电商,也不懂集中采购、订单农业,这需要新时代的新农人以创业的形式去组织与对接。
5、旅游电商
加盟旅游行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旅行社加盟,二是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加盟。第一条途径的优势在于目前旅行社在旅游行业所占比重很大,但相对投入成本高,收益较慢;第二种方式则在于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与前期投入资金少,轻资本运作收益快。
扩展资料:
电子商务经营型态可以归纳出以下四种主要的经营模式:
1、广告模式:提供网页空间刊登广告,以收取广告费。
2、零售模式:在网络上开设虚拟店面,贩卖商品。
3、中介模式:撮合买卖双方完成交易,以抽取佣金。
4、服务模式:提供在线服务,以收取服务费。
苏宁败局:回顾苏宁30年的创业史,说说苏宁为什么干不过京东
你可能没听过张近东,因为这个人实在太低调,但你一定知道“苏宁易购”。
这两天有一个大新闻,就是苏宁易购的老板,也就是张近东。要转让20%多的股权出去。转让对象现在还没公布,外界普遍猜测是南京国资委。
如果转让成功,苏宁易购将从江苏最大的民营企业变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民营变国企,对于苏宁本身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对老板张近东来说,它将失去对苏宁的控制权。
你可能会问,苏宁不是挺好的吗?苏宁的门店到处都是,为什么老板要落魄到卖股权的地步呢?
原因很简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苏宁的危机,早在十年前就埋下了。
不过我们先不说十年前,先说30年前,也就是从张近东创办苏宁开始说起。
1990年,张近东以10万元自有资金,在南京宁海路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取名为“苏宁交家电”,专卖空调。
在那个年代,空调电视等家电都是稀缺物品,谁只要手里有货,就不愁卖的,老百姓甚至要靠抢,才能抢到。
搭着时代的顺风车,张近东一出手,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到了90年代末,苏宁已经成为全国卖空调领域的老大。这是苏宁的第一个十年。
苏宁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是从2000年到2010年,是苏宁真正狂飙突进的10年。
这个时候苏宁又赶上了中国消费的第二个红利。那就是家电消费的大卖场化。
像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大卖场,因为客流量大,销量高,面对厂商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卡着厂商的脖子,要求厂商降价。你如果不降价,你的货就不会出现在我的大卖场里。因为这个事,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董明珠还因为这个事闹过矛盾。
总而言之,那个时候的大卖场是非常强势的。苏宁也在那个时候实现了更快速的扩张。
2004年7月21日,苏宁在深交所上市。当日涨幅100.24%,一举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
2008年,国美老板黄光裕入狱,国美从此一蹶不振,苏宁正好扶摇直上。稳稳的坐上了家电销量的第一名。
这10年,苏宁都是高歌猛进,顺风顺水。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消费来了,苏宁的新对手,京东也来了。
京东也是卖电子产品起家的,不同的是,京东只在线上卖。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家互相看着不顺眼,价格战就打起来了。
2012年,刘强东宣称“未来三年京东家电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 10% 以上;苏宁则直接回怼:“苏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价差双倍赔付”。
一番血雨腥风的价格战打下来。最终还是互联网基因更强的京东获胜。
要说苏宁,并非不重视互联网,张近东早早就意识到了互联网对零售的重要性。
2005年的时候,苏宁就上线了“苏宁网上商城”。
2009年,苏宁提出“实体店与互联网业务共举的战略”,并将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购”。
张近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线上线下并举。线上大力开发互联网,线下充分利用苏宁的门店资源。
如同苏宁口号,“上街、上网、上苏宁”。
就是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看起来,这个战略挺好,但苏宁缺乏电商基因,流量获取成本高,付出巨额代价却没能把线上渠道打开。
后来苏宁结盟阿里,阿里投资苏宁,占股19%,希望用阿里的电商基因改造苏宁。但阿里本身也是缺乏流量的,两个渴求流量的企业合体,并没有给苏宁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反观京东,早已经抛开苏宁几个身位,走在时代的前列。
而苏宁却走到卖股权求生存的地步,苏宁的落幕,实在让人唏嘘。
回想过往,张近东从1990年代开始,抓住了前两个10年的机会。比如第1个10年卖空调,第2个10年做大卖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却在第3个10年,也就是电商时代来临时,有点捉襟见肘。
并不是能力不行,实在是形势比人强。
一个人可以抓住时代的一两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
但你无法赶上所有的时代潮流,无法永远走在风口浪尖上。
还是那句话,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
愿苏宁能在他的第4个10年,重新找到属于它的节奏。
誓要开启智慧零售新局面 2017年苏宁都做了什么
2017年初,完成六大产业布局的苏宁,在鏖战正酣的互联网格局下高调宣称,“2017年,属于苏宁的时代来了!”如今一年过去了,苏宁雄心勃勃的新产业布局究竟如何?时代之神当真向苏宁投来青睐的花环?下面跟随笔者一探究竟。
大动作频频 布局全产业
2017年3月,苏宁拿下2017年中国平安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新媒体全场次独家版权。至此,苏宁已拥有西甲、英超等世界五大顶级联赛的版权。
拿下版权并非苏宁的终极目的,用体育对全产业引流才是其布局核心。例如新赛季中超全部240场比赛将在PPTV体育三端(PC+移动+OTT)高清直播,将为苏宁带来巨大流量;智能电视借福利优惠也将带来一波收益。全贯通的会员系统对于整个智慧零售体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助推作用。
(图: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参观苏宁青创园)
2017年4月,苏宁青创园在江苏南京正式开园。苏宁控股按董事长张近东介绍,该园计划到2020年孵化超200个项目、诞生一批超十亿的项目,同时设立3亿元“苏宁青创基金”解决创业者的资金难题。苏宁青创园不仅是引领品质生活方式的创业基地,更是其全产业布局的融合催化基地,同时还为苏宁智慧零售业态输送源源不断的科创和人才支持。
(图:苏宁银行成立)
2017年6月,定位于“科技驱动的O2O银行”江苏苏宁银行正式成立,苏宁银行也成为江苏首家民营银行。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江苏苏宁银行更加注重线上布局,精准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需求。区别于纯粹的互联网银行,苏宁银行还更加注重线下渠道优势,联合股东线下门店资源和财富中心打造实体金融体验中心,在促成多产业互通的同时为用户带来线上、线下全场景金融服务体验。
2017年7月,苏宁全国首家汽车超市开业,不仅仅是出售汽车整车和车品配件,关于汽车的一系列服务,才是其真正亮点。苏宁易购汽车超市提供的便捷服务包括车管所窗口业务代办、二手车买卖咨询代办、车辆保养维修预约、会员俱乐部自驾游组织及车辆日常检测服务等,年检、曝光、换证、年审、上牌、改色、转籍、过户等一条龙服务轻松搞定。真正实现了买车和买方便面一样方便。这正式苏宁倡导的轻松便捷的未来智慧零售生活方式的体现之一。
2017年8月,苏宁的首家无人店正式开业。“刷脸”进出,“无感”结账的新体验刷新了零售业态。苏宁无人店是苏宁利用技术手段搭建的无人店,其可以融入苏宁旗下的各个业态,无论是苏宁云店、苏宁超市甚至是苏宁小店,只要搭载苏宁无人店技术,都可以实现快速复制。在革新大众购物方式的同时,也将智慧零售的生态理念同步传播。
(图:苏宁无人店)
到了12月,苏宁正式提出“大开发战略”, 新开5000家零售云门店的计划浮出水面。张近东表示这并不是放卫星、喊口号,是要真正的落地,而且这些店绝非传统的连锁店,而是苏宁智慧零售最前沿的新业态。
智慧零售 迎来全面收获 苏宁王者归来
苏宁摘下低调的面纱,挺直了腰板,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着实让人惊叹。
细细分析可以看出,苏宁这短短一年中的动作,都是为智慧零售的生态体系奠基铺路。8年转型之路,苏宁已经祭奠了足够资本,在互联网下沉的关键时期,正是苏宁王者归来的黄金机遇。苏宁深知,在完成零售、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产业布局矩阵之后,更加需要的就是继续深耕,将可利用的资源完美整合融通,从而打造成革新未来生活的智慧零售业态。苏宁在下一盘大棋,足以颠覆未来行业的大棋。
(图:智慧零售概念图)
在卓有远见的布局之下,2017年苏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获期,不仅成功跨入世界五百强行列,且连续3个季度利润增幅超过三位数,成就了企业化茧成蝶的美谈。
苏宁能有此势能不仅得益于其已经开拓近30年的线下布局,更是来源于从始至终坚守的商业梦想。当年张近东在不足200平米的门店中喊出要比肩沃尔玛时,没人想到这份执念能如此迅速的开花结果,如今在强大的实力和飞速的发展势头下,当年的嘲笑者也不得不五体投地。未来苏宁能否创造新的神话,我们值得期待。
苏宁阿里加速融合,苏宁易购组建“天猫第一大店”,新零售会有哪些巨变?
苏宁和阿里是两家非常大的平台,而且实力雄厚,资金充足,如果他们两个加速融合,建立天猫第一大店的话,那么必定会垄断整个零售市场,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而且华为5g手机Mate20X在苏宁易购天猫官方旗舰店首发,客户抢货的速度简直神速一般,不到一秒宣告售罄。这说明苏宁阿里结合起来,发展前景是非常大的,也容易被客户所接受。
他们两家合作,那么就没有京东什么事情了,再加上京东老总刘强东的事件,京东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而在这个时候阿里河苏宁合作,恐怕今天的生意都会被他那种传过来,也越来越难做了。
其次服务上,苏宁通过线上线下打通,这样也把实体店给垄断了,苏宁和阿里都是两家大的品牌,人们在实体店买东西的时候首先想到肯定是这个平台。那么其他的一些没有名气的小店铺,恐怕也会关门大吉了。
第三,淘宝的送货速度也会大大提升,当客户下单的时候,他们可以根据客户所在位置,可以直接在天猫天下第一店的实体店直接发送。这样速度将会提升一半之多,客户的体验感也会更好。
不过要想开实体店的话,是需要大规模的来建设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是需要两年的时间进行筹备建设实体店,但是一旦建设成功的话,那么不管是网上销售,还是实体销售,都会被阿里和你们所垄断的。
苏宁阿里融合提速:苏宁易购旗舰店成“天猫第一大店”,它们之间都有哪些利益关系?
苏宁和天猫在新品首发,零售以及供应链上的合作不断深化。证明了零售平台是可以互补,避免恶性的竞争,避免恶性的竞争,还可以进行互补。
苏宁的创始人张近东,谈到了,苏宁和阿里的深入合作。这两个,其实都是属于零售大平台,通常在我们的概念里是属于竞争性质的。但是有眼光的合作者,却将竞争变成了机遇。
比如华为的首款5g手机,在天猫首发,利用天猫平台,,每10部苹果机就有一部是通过天猫,苏宁合资公司售出。
那么谈起阿里巴巴和苏宁的合作,就是在2015年的8月份,天猫对苏宁的电商化改造,将实体店的苏宁电器,改造成线上线下一体的立体销售网络。
目前天猫和苏宁合作的成功,也会激励其他的一些品牌,通过阿里大平台,更好的开拓自己的零售业务,实现立体化的高效率的销售氛围。形成了巨大的中国制造的战舰,仅是在商业海洋里。
两家背景完全不同的公司是否能够和谐的合作,的确吸引着外界的焦点和目光。
阿里给了苏宁最高待遇。因为在天猫上,首页大幅都是苏宁易购的大幅海报。在任何一个客户通道上,都给了苏宁最高的网商位置,而有人发现,连阿里对自己都没有过这种待遇。
8月18号据说只是苏宁阿里融合的开始。因为苏宁的物流,已经形成了一张极好的现实网络。那么和阿里合作,打通天上地下,快速的将商品送到客户的手上,快速的提升服务。这个既是阿里愿意看到的,也一定是苏宁愿意看到的。
再往后走,苏宁和阿里的合作可能走向深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投稿人小点于2023-04-09发表在成都创业号,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liuninggang.cn/article/39742.html